>
“陛下。楚留香这个人到底是谁?是男是女?为何专门和这些世家大族过不去?这一切难道真的没人了解?”萧瑀出声问道;这位宋国公,是兰陵萧氏在朝中的代表。虽然这个家族不在五姓七望之列,那也是因为在隋末的时候,他们萧氏出了一个人,萧梁的皇帝萧铣,从而大力支持这位在西南地区建立政权的族人消耗了萧氏很多的资源。而这位萧梁皇帝在武德四年兵败大唐,最终被押至长安斩首。断送了萧氏近半的资源,从而使得原本雄踞一方的兰陵萧氏势弱了不少。
所以,萧瑀还是代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他这样发问,主要是想弄清楚这楚留香的底细,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应对,不然要是这个疯狂的家伙找上了兰陵萧氏的时候,有该当如何?这个家伙可是连郑氏的族长都干弄死的主。要是他一发疯,将那弄死郑氏家主的手段在兰陵萧氏重新上演一边,那就苦逼了。
“这个,朕也在派人调查中,这个楚留香,在之前一直是默默无闻,甚至就连潇湘楚氏这个楚姓的大家族都不知道这楚留香到底是那一支楚姓的后裔。”李二睁着眼睛说瞎话,但是他却不敢将自己知晓的楚留香就是李宽的消息说出来,毕竟这样的事情要是被这些世家知道,那么定然会和皇室不死不休。这也是李二头疼的地方,这小子真是会来事儿,但是能不能不要这么劲爆?
郑乔还在跪着,此时日已偏西,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天地间,照射到他的身上,汗水湿透了他身上的衣衫,在地上湿了一片。但是他还是这样直直的跪着,挺着自己的脊梁。他知道在里边商议的是什么,但是他还是要见到皇上,要在他面前喊一声冤枉。郑氏的家仇不能不报,郑氏的脸面不能就这样丢了。这是这些世家存活在世上的最大的依仗,没有了这站在道德至高点的立场与脸面,他们这些千百年传承的世家和那些暴发户一样的勋贵又有何区别?所以一定要李二亲口答应他,准许他们调动大唐军队帮助他们抓捕楚留香,那样才能真正的得到世人的支持,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
在这个时代,有着皇家首肯的行动,才是真正的得民心的行动,而且李二还是一个圣明的君主,一个很得百姓爱戴的君主,要是李二立场鲜明的站在他们这边,那么楚留香就真的不能翻身了。毕竟事实的真相他自己很清楚,他不敢排除楚留香这个家伙会不会在之后做出更加疯狂的事情来。所以依靠五姓七望还有别的世家的力量暗中排查,岂能比得上大唐军队的搜查。他们耗不起这个世间,因为每耗费一天的时间,说不定就会让这个楚留香对别的世家下手。先是清河崔氏,接着是自己这荥阳郑氏,那么之后呢,会不会是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和博陵崔氏?
时间不因谁而停留片刻,渐渐的到了日暮西山的时候,长孙无忌等人走出了立政殿,这一天他们几个脑袋都想大了,最终做出了让大唐军队参与追剿楚留香的决定,只是几人都觉得有些荒缪,这个楚留香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搅动的这些大家族惶惶不安,不就是从崔氏偷了一件宝物,还有在郑氏大闹了一场么,怎么会上升到大唐的江山社稷的高度。但是他们也明白,这楚留香在这样闹下去,这些世家大族惶惶不安,那么真的会造成社稷动荡。所以还是下定决心,要将这个楚留香抓住。
只是在这些人的心里还是有一些担忧,因为这个楚留香实在是让他们放心不下,且不说他神出鬼没的行踪,在崔氏和郑氏做下了这样的大事,居然没人看到他的真面目,只知道应该是个男的,而且力大无穷,那几个纨绔虽然和这个楚留香照过面,但是却因为他的残酷手段,折磨的晕了过去,而郑氏为了掩人耳目,却直接将这几个不成气的败家子给咔嚓了。就是不知道郑氏传来的消息有几分真几分假,他们只是传来这楚留香是一个人,是个男人,但是具体长什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在几人走后,李二召见了郑乔,并且将自己等人的决定告诉了这位跪了大半天的礼部尚书,让他激动的流着热泪离去了。
在所有人都走了以后,李二才唤出暗一,让他通过百骑司的渠道,通知李宽,让他回京。这个小子在外面就是一个惹祸精,怎么就想着折腾这些世家来,不知道大唐现在还要靠这些家族治理天下么?这些家族盘根错节,相互之间结成了一张关系网,网罗了整个天下。要是在这样闹下去,那些家族定然会不顾一切,这大唐才安定下来的局面恐怕又要被打破。这天下百姓又要受苦了。
暗一退下之后,李二嘴角带笑,看着立政殿的穹顶,不再言语。在他的眼中闪过欣慰的笑意,这小子还真能折腾,这下子这些大家族恐怕会安静许多了。
后宫,藏玉斋,两个小丫头正在写着大字,小手握着毛笔,在洁白的宣纸上留下娟秀的字迹。
自从上次受到打击之后,有着豫章也变得沉稳了许多,小小的包子脸鼓鼓的,和不听话的毛笔做着斗争。这些时日宫中少了一个闹腾的小魔女,让所有的宫女太监都感到轻松了不少,特别是太子东宫的那几个小太监,没有了豫章公主的戏弄,他们可谓是喜极而泣,同时对拉着豫章公主一起修习书法的长乐公主表示了极高的敬意,就差直接给立长生牌位了。而孔颖达也感到很欣慰,因为这位小公主变得好学起来,这让他感慨像李宽那样不务正业的学生还是特例。当然在孔颖达发出这样的感慨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某人大大的打了几个喷嚏。
豫章紧绷着小脸,小手握着毛笔的杆子,就像是握着杀人的刀子一样,非常的用力,似乎这小小的毛笔有着千斤的重量。颤抖的手腕在宣纸上方慢慢的挪动,在纸上留下扭扭曲曲的墨迹。这让在一边看着的几个宫娥有些发笑,但是却也只能捂着自己的嘴,不敢笑出声来。(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暂且消停
李宽在收到李二的密旨的时候,已经是时过端午,现在的他正站在汨罗江畔。这里是屈原这位被华夏子孙铭记了数千年的伟大爱国诗人投江的地方,在这里看着滚滚东逝的江水,李宽不禁有几分感慨。盖因想起了在记忆中的那个年代,因为某些不可说的原因,这位屈原老先生改头换面成了一个棒子。这让他感到很是悲哀。
“那个民族创造了宇宙,现在还在威胁着大唐的东部边境,真想现在就灭了他们!”李宽喃喃自语道。但是他也知道这也只是自己说说就行了的事情,因为大唐现在还不足以支撑一场远征高丽的战争。大军的粮草,士兵的防寒保暖,等等问题都还能克服解决,因为现在大唐已经有了棉花,而他李宽也能提供足够的粮食。但是除了这两个问题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
大唐现在兵力不足,这一点不可否认,在西面要驻扎大军,谨防突厥,铁勒等游牧民族的进犯,西南有着吐蕃,吐谷浑,还有南越蛮人的威胁,这些都牵制了大唐泰半的兵力,实在是抽不出士兵进行东征高丽了。要是从别处抽调士兵到这高丽战场上,那么定然会造成别的地方防备空虚,要是那还在虎视眈眈的异族趁机入侵,大唐引以为龙兴之地的关中,就很可能会直接沦陷。
“罢了……先消停一段时间,让这些世家缓缓好了。但是这段时间也别闲着,或许有着别的事情可以做了!”李宽想着事情,登上了停靠在江边的画舫。之后画舫中就传来悠扬的丝竹之声,然后悄然,在这滔滔江水中顺流而下了。
顺着黄河一路而下,李宽摘下了伪装,换上了代表他身份的龙行玉佩。带着两个侍女一路吃吃喝喝,游山玩水。
在这一路上,不时的会遇到大唐的士兵。这些士兵就是李二派出来抓捕楚留香的,他们一个个都身披铠甲,手执长枪。这些军队虽然不是真正的百战老兵。但是却也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不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这一点不管是从古至今,在华夏这片大地上都是如此。士兵的方正队列永远是最整齐划一的。不像那些白皮或者黑皮的家伙那样懒散。自行其道。
虽然知道这些人是在抓捕自己,但是离开却一点避让的心思都没有,因为他做事儿做得很干净,没有丝毫的尾巴留下。从崔氏到郑氏,没有一个人见到过楚留香的真面目,就连那几个纨绔和那个被欺负了的侍女都没有见到他的脸。而且就算见到了也没什么,那一张楚留香的脸孔是经过化妆了的,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是不会认出楚留香和李宽之间的那些细微的相似之处的。所以李宽大摇大摆的带着天香和红袖与这帮士兵擦肩而过。丝毫没有被通缉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