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大唐楚霸王 > 第58部分

第58部分(2 / 2)

“陛下,究竟是何物让陛下如此入迷?”长孙身着霞披。上面绣着浴火重生的凤凰,一身大红色穿在她身上一点也不显得艳俗,反而显得很大气磅礴,衬托着她那艳丽的娇颜,更显得大气端庄。这个时候也只有她这位正宫皇后才有资格打断提醒李二。

“观音婢,朕有点入迷了,没想到这天下还有这等性情高洁之士,真是恨不得见上一面,辅机,你来给大家读读!”李二一边回答长孙的问题,一边向长孙无忌吩咐道。

长孙无忌听闻李二传唤,从群臣中走了出来,走上台阶,双手接过李二递来的卷轴,慢慢展开,并用声情并茂的声音开始念读出来:“近日欣闻陛下荣登大宝,心中甚是喜悦,但吾等皆是闲云野鹤之人,不喜朝堂约束,遂命门下劣徒献上薄礼一份,往陛下勿要怪责,吾之后辈,有一师侄,名唤杜牧,其有大才,作有《阿房宫赋》一篇,深得吾等兄弟至心意,今日献于陛下,望陛下以天下百姓为念,勿做那胡亥,杨广之事。”

这第一段就是说这份卷轴其实是一个名叫杜牧的人所作的一篇文章,是李宽老师的师侄,也就是李宽的师兄写的,希望李二能从中看出一些道理,为天下百姓多做些好事,不要向胡亥,杨广那样残暴。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长孙无忌开始念起了正文,这一念,全场就安静了,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哪怕程咬金,尉迟恭这样的莽夫也都自觉地闭上了那爱嚷嚷的嘴。整个御花园就回荡着长孙无忌的高亢的声音,开篇这四句大气磅礴,前两句寥寥几字就将秦皇横扫**的霸气与威风勾画得淋漓精致。而后两句就将阿房宫的雄伟表现了出来,整个蜀地的山都变得光秃秃的了才将阿房宫修建起来,可谓是大手笔,大气魄。

所有人都听了进去,所有人都在心里构建出那宏伟的阿房宫,但是却在那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之中变成了一片废墟,万丈高楼倾塌于一夕之间,在那一刻所有人都觉得有那么一种惋惜,还有轻松。这阿房宫虽雄伟壮丽,却是建立在六国之人的痛苦之上,建立在那骄奢淫逸的享乐之上的一个最为代表的建筑,塌了就代表着这种肆意妄为不惜民脂民膏的行为是错误的,诸多大臣从中品味出了许多的道理,同时那些世家大族中人却又在心中惭愧,他们与这文中所说的秦人区别已经不大,难道……

李二闭着眼睛等着长孙无忌念最后一段,也是他感触最深的一段。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长孙无忌一口气将这最后的一段念了出来,心中那提着的那股气也松了下来。这一段是那样的**裸,是啊!要是六国都爱护自己的百姓,而不是贵族只顾自己利益而牺牲了全国百姓的利益的话,那么秦国还能顺利的灭掉六国吗?要是秦国在灭了六国之后,不那么娇奢淫逸的自毁长城,那么还会覆灭吗?当今这天下还会使他们这些人的吗?这样深刻的教训怎能让长孙无忌不心中忐忑。

“诸位爱卿,觉得这篇文章如何?是不是说到大家的心上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篇文章说得朕是冷汗直冒。这天下是安定了,可是真的就稳固了吗?真的就没有那属于大唐的楚人,将朕的这立政殿也给一把火烧了去?”李二站在台阶之上居高临下的望着下面的群臣。

“天下刚刚安定,长安城也渐渐繁华。可是却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好的苗头。朕再给诸位一次机会,诸位爱卿要把握住了,不要到时候怪朕不讲情面!”李二渐渐的将话题扯远了,他似乎意有所指,而台阶下的人群中有那么些人眼神躲躲闪闪的,看来心中有鬼。

“好了,这件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以秦为鉴。勿要视百姓为鱼肉,说不定他们中间就有那么一位将来飞黄腾达。那时候恐怕诸位面上不好看!宽儿,你这师门送来的礼物,朕收下了,很是喜欢,朕将会将它装裱起来,挂到朕的书房里!”李二对还站在一边的李宽说道。

“谢父皇,儿臣这里还有……”李宽躬身下拜然后说道。

“还有……”李二

“…………”长孙无忌

………………群臣

这是要闹哪样,怎么你一个小屁孩送出这么些东西已经是惊世骇俗,前面两样马蹄铁大大的节省了大唐军需花费,马镫提高了骑兵的战斗力。之后你那师门又送出了《阿房宫赋》这样的旷世奇文,其中的那些道理让全场君臣都饱受教训,现在你还没完?

“还有什么,都一并拿出来!”李二也有点挂不知脸面,这个小子就是属倔驴的,不打不走。

“这最后的贺礼儿臣也不知道是什么,不过既然是儿臣老师郑重其事的交予儿臣,并且说关乎大唐国运,那么定然不会是什么小事!”李宽最后想送出的东西却是一只锦囊,用意是给李二提个醒,看看那耻辱的渭水之盟是不是会改变,要是改变的话历史又会怎样的纠正回来。

李宽在一次次的试探立时纠正能力的极限,之前本该被尉迟恭打死的李元吉被秦琼打死了,但是尉迟恭千里独行支持李二将这一切功劳给补回来了,秦琼在正史中不知为何不被李二待见,其功劳只在凌烟阁排名最后,是严重不符的,这里秦琼却成了李渊的棋子,被李二疏远。

总之李宽现在所处的这大唐与正史上的唐朝有着一定的区别,可是却又相差不大,甚至很多东西都刻意的向着历史记载的那个唐朝靠拢,所以李宽想试试渭水之盟要是被李二提前得知之后,会怎样,历史会不会真的开始南辕北辙的被他改变。

“快些拿出来啊!”李二见李宽伸手在盒子里掏了半天不见掏出来,有点不耐烦了,这小子虽然拿出的东西都非常的合他的口味,但是就是有点尿性,不怎么给他面子,今日已经让他失态了两次了。

“这个锦囊,是儿臣那研究神秘学的师叔所赠,其中有着关乎大唐国运的信息!具体是什么儿臣也不知晓,儿臣老师告诉儿臣,事关重大,而且还不是万分准确,所以要父皇自己决定要不要相信!”李宽神神秘秘的说了一大堆,才从盒子里取出了一只锦囊出来,双手捧着递给李二。(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刘伯温

“什么乱七八糟的,朕看了不就知道了!”李二伸手在李宽脑袋上拍了一巴掌,然后从他手上接过那只锦囊,锦囊被细密的丝线缝住了袋口,不过却难不住李二,李二身上可是从来不缺兵刃,腰间佩戴着七星龙渊这一柄名剑,此时这柄宝剑还未更名叫龙泉,要等李渊嗝屁之后才会忌讳这些,就像李二翘辫子了李世绩就得改名叫李绩了。古时候就是这样,现代社会谁还管这些啊,太祖死了之后,那些叫神马东的没说改名叫西啊!

扯得有点远了,我们再次回到那一千四百年前的大唐时代,皇宫之中,御花园。这个平时不会对大臣开放的地方,今日李二登基才得以进入,平日里这里就时后宫禁苑,是嫔妃宫女们的活动场所,就连侍卫都没几个,更何况这些大臣。就像是这个时代不管是哪一家勋贵他们家的后院都是来访的客人的禁区,是不可以入内的。李二此时抽出了腰间的龙渊宝剑,将锦囊的袋口挑开,里边是一张纸卷,轻飘飘的对折了几次。

李二将宝剑归鞘,然后抽出了那张纸卷,展开看了一眼,面色大变。

“说说吧!你那师叔的事!”李二心中震惊,因为这纸卷上的事儿实在是让他冷汗直冒,上面只写了十个字,却如同十把尖刀,刺进了李二的心脏。因为上面写着‘颉利兴刀兵,渭水斩白马!’这是什么意思?很好解释突厥将要入侵,而后一句则有点耐人寻味了。何为渭水斩白马?难道颉利能带着突厥人打到渭水之畔?要真是那样大唐离亡国还有多远?李二不信大唐的士兵会那么不堪一击,所以想问个清楚。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