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说来也不奇怪,鞑子打仗向来少带军粮,他们打到哪里抢到哪里,他们来到哪里就杀到哪里,就算是méng古汉军也是如此,再说大宋的仓库粮食多得很呢?而且大户人家也不少,实在不行老百姓家里也有一些存粮。
张宏退出高邮之后,大旗和李希轻而易举收复县城,只是老百姓还没有回来,他们都怕鞑子杀一个回马枪,大旗和李希也还没有信心,虽然他们高邮附近几个县的兵力已达到三千余,但是军备不足,训练不足,sāo扰一下鞑子还可以,若真是拼命,还不到气候呢?
“大旗,辛苦你了,这是张大人给你的书信。”郭平掏出一封整齐的书信,递给大旗,羡慕说道:“张大人除了给清惠公主写信之外,还没给其他人写信,你xiǎo子是头一回。”
大旗咧嘴笑了笑,眼角却有几分湿润,打开书信,不过是平常的一些话语,却看到大旗满眼泪汪汪。
李希拉了几次,大旗才róu了róu眼睛,尴尬笑道:“军头tǐng会煽情。”
“好xiǎo子,连煽情也会了,取了婆娘就不一样了。”大才子吴澄也凑热闹,他到江陵后终日与张贵为伍,大旗是张贵的亲兵,自然和吴澄相熟。
大旗不好意思的装好书信,然后放到最贴身的口袋里,也不跟吴澄争气,只是他一举一动仿佛充满了挑衅的味道,可把吴澄郁闷坏了。
郭平知道张贵是一个重感情之人,也不理会大旗和吴澄的妒忌,转头问道:“李希,黑杨之事,你再给我说一下。”
听到郭平谈到正事,众人都严肃起来,郭平和张贵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张贵为人总是嬉皮笑脸,但是郭平要严肃很多,而且为人稳重,用计颇深。
李希仔细说了一遍,众人暗中惊叹李希的好运,郭平也不由赞叹:“李希孤身独闯大营,立下旷世奇功,郭某一定为你请功。”
李希说了一声不敢,郭平接着说道:“黑杨这人还是有几分本领,只是为人sīyù甚强,恐怕也只有张大人才能压住他了。”
“那倒未必,”李希笑了笑,道:“属下可以看到,经过张英之事,黑杨已有心灰意冷之意,日后能够走上正途,说不定会成为均州军一大助力。”
“嗯,我们早点休息,明天一早前往湾头镇和黑杨会师。”郭平刚要下令解散,传来了陈大举的声音,然来今晚是陈大举值夜,只见他身后带了两个xiǎo将。
“胡明伟,你xiǎo子怎么过来了?”郭平大吃一惊,要知道均州军事学院,当初就只有张贵和他两人为教官,张贵平素忙得不可开jiāo,很多时候都是郭平教他们。
“郭大人?真是你,你老人家总算是来了。”胡明伟像一个委屈的孩子见到了爹娘,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没流出来。
郭平笑了笑,道:“听说你xiǎo子干得不错,现在怎么哭鼻子了。”
“快说说,你怎么到高邮了。”
胡明伟看到郭平如故,若是张贵说不定就抱着他狠狠的拍了拍他的后背,但郭平是一个感情不外lù之人,能有这样的表情已经非常不错。
胡明伟坐下来,道:“早听说大人要过来,所以才请示了姜老将军和黑杨大人,他们让xiǎo子前来高邮接应,把湾头镇的事情给大人说一下。”
于是胡明伟仔细把黑杨伏兵的事说了一遍,最后问道:“想必扬子桥的张邦直还不知道目前情况,大人以为我军是否有机可趁。”
“若没有高坡伏击,黑杨倒是一招妙棋,”郭平也不怒,淡淡说道:“如今却是万万不可。”
看着胡明伟疑huò的表情,郭平反问道:“黑杨是否有斩尽杀绝?五千骑兵中了伏击,伤亡不到一半,若是遇到咱们均州军,这怎么可能?”
“不是均州军、也不是扬州守军,那湾头镇附近就只有黑杨了,再说有张英之事,恐怕张邦直早就对黑杨有所顾虑。”
“所以,这个法子是不成。”
“那……”胡明伟担忧说道:“扬子桥和瓜州渡口尚有八万以上的méng古汉军,大人认为我军该如何是好?”
“末将认为我军当速战速决。”
“嗯,你说得很对。”郭平点头表示鼓励:“南方战事未明,扬州之战确实要速战速决。”看着胡明伟和其他人着急的样子,郭平笑了笑,道:“此事张大人已传下妙计,届时到了湾头镇再说也不迟。”
第四十九章 层层狙击(19)
第四十九章层层狙击
郭平的到来,湾头镇彻底热闹起来,那是望不尽头的骑兵,那是数不尽的步卒,他们的盔甲明亮,他们的身体强壮,他们的精神振奋,同是汉人的黑杨部将忠义军,委屈得想哭的心都有了。
他们现在不知道有多后悔在鄂州投降了鞑子,但范文虎跑得最快,大兵将当官的都投降了,自己能不降吗?
看到对方士气如虹,特别是骑着大马的均州军,这些曾经当过叛徒的将士,心中充满了惭愧和不安,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因此瞧不起自己。
再者他们早就听说均州军待遇好,饷银足够,盔甲明亮,武器精锐,自己不知道能不能享受得到,不过想起自己的身份,这些将士都不约而同低下头。
“大伙都是自家兄弟,三年后,你们的待遇将会和均州军相同。”郭平手中拿着一个铁皮喇叭大声说道,有些事摆出来说比藏起来更加让人放心:“老子也不怕你们说闲话,均州军出生入死,他们目前所得到的一切是他们应得。”
“按照目前均州军的制度,”吴澄接过话,手中同样举着一个铁皮喇叭,大声道:“你们可以拿到七两银子一个月,当然官阶不一样,待遇也不一样,但至少可以拿到七两银子。”
“是的,七两银子,回到江陵之后你们也可以换上和均州军一摸一样的装备。”
“啊!”校场上忠义军忍不住呼叫起来,虽说七两银子不算最高,听说宋廷在京城的禁军可以拿到十两饷银呢?但要知道均州军不一样,他们的饷银都是直接到每一个人的手中,也就是他们的饷银是七两银子,拿到手中同样是七两银子,而听说京城的禁军,经过层层克扣之后,仅剩下四两银子不到。
在京城外的兵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七两银子在他们眼中已是天大的恩义,一些后面的兵也逐步知道这个消息,所以校场上响起了一阵阵的惊呼声。
郭平早知道这些为鞑子出生入死的门g古汉军已三个月没有拿到饷银,所以一早就和吴澄商量好用银子把他们砸晕,这样才好收归人心:“当然这个银子如今没法第一时间给你们,但都给老子放心,均州军不是差银子的爷们。”
“都给老子好好干,也不怕你们不服气,”郭平指着一旁整齐的骑兵,大声说道:“他们每个月都可以拿15两银子,为什么呢?”
“你可以问一下,他们哪一个身上没有伤疤,不是战场杀出来,就是训练时留下,这都是他们用命拼出来,老子不跟你们说什么忠君报国的大道理,但老子要说的是。”
“你们要为你们的饷银而拼命,当然你们还要明白一件事,这大宋没有了,老子也没法给你们饷银。”
“还有兄弟问老子一件事,”郭平指着自己的头颅,大声道:“若是老子死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是否还能活下去。”
“老子当场就骂他了,均州军将士,谁问过这个问题。”
“问这个问题,就是兄弟们对咱们均州军不了解,从均州军成立的那天开始,均州军就是一家人,当初均州最困难的时候,张大人亲自带头,把自己的饷银贡献出去,给兄弟们饷银,给孤儿寡老安皿金,给退役的兄弟们救护金。”
“家里的老人,均州军帮忙送终,家里的孩子,均州军帮忙养大g人,老子只要你们做一件事,就是跟鞑子拼命,保住朝廷,就是保住你们的饷银和家人,给他们风风火火活下去的理由。”
“均州纪念堂、江陵纪念堂、甚至日后还有扬州纪念堂,这才是咱们名垂不朽名留青史的地方,将士百战死,老子愿意为了均州军,为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