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大宋权将 > 第151部分

第151部分(2 / 2)

以太湖、荆江为依托而扩张,不但可以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大力发展战舰,若想把大元朝完全堵在北方,那定然会是一件艰难之事,但只要把大元朝主力堵在大江以北,或许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啧啧,还是大人有眼光啊。”小黄头不由感叹,果然是领导有眼光。

“话别说得太满了。”张贵笑了笑,道:“可记得张某对你说的条件。”

听到这里,小黄头苦着脸,道:“大人,你说均州大商人多得很,你老怎么就寻到黄某头上了。”

“谁让你是官府指定接待单位。”张贵充满笑意,道:“做生不如做熟嘛。”

“这个。”小黄头更加郁闷了,想起了这事的由来。

“黄总,你想不想既能赚到钱,又可以名留青史。”张贵神秘说道。

小黄头也有几分愁,虽说自家的酒馆在均州城内已是无敌,但不少菜式都是张贵自创出来,出了均州城这个小地方,到了江陵之后才发现自己要在江陵打响名头,以那些在江陵待了数十年的老字号相比,恐怕也不容易。

见到张贵充满善意的笑容,小黄头不由有几分担忧,不过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哪里会有这么好的路子?还请大人指教。”

“官府的养济院,你知道吧?”张贵保持了职业的笑容。

小黄头心慌得很,连忙点头,道:“养济院好,百姓都说养济院是均州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黄某有闲的时候也去那里逛游。”

“是啊,养济院是均州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张贵感叹道:“可黄总知道这养济院一个月需要用掉官府多少钱吗?”

“肉戏来了。”小黄头眼皮跳了一下,心中暗想,道却:“张大人太看得重黄某了,黄某又不是神仙,怎么知道养济院要花多少钱。”

见张贵似乎不相信的表情,小黄头只好继续说道:“养济院有老人一百七十三人,黄某看到养济院的饭菜不错,吃饭再少一天怎么也要用三五两吧?”

“还有,养济院有十八人帮工吧?现在均州帮工酬劳不低,算下来一天怎么也要二十两左右吧?又有其他零星开支,一天恐怕至少也要三十两吧?”

“算下来一个月不过一千两银子,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小黄头难得掉一会书袋,确实,一千两银子对现在的均州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再说,黄某一个月捐款也有十两左右,大人若是觉得不够,黄某还可以多捐一些。”

“六千七百两银子。”张贵一字一顿说道:“一个月六千七百。”

“啊,怎么会这么多。”小黄头不敢相信的看着张贵,愕然道:“难道,难道是小吏吃了?”

“谁敢!”张贵瞪了他一眼,道:“吃饭你算得太少了,只有十分一左右。人员的算法也不对,他们并不是普通的帮工,其中有歌姬擅长琴棋书画者,大夫擅长医术者,都是其中高手,这些人的酬劳自然会高得多。”

“那,那张大人这是为何要找到黄某?”小黄头疑惑的看着张贵,一个月六千七百的花费,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实话给你说吧,我想让你和官府一起修建养济院。”

小黄头虽知道张贵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没想到张贵说的话竟然把他吓得半死,小黄头忐忑道:“养济院向来是官府的财物,恳请大人小心,大人,大人手头若紧,黄某这里还能凑出几千两银子。”

张贵愣了一下,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敢情小黄头以为自己成了贪污犯,连忙解释道:“张某谢过了,矮张曾经说过,若贪墨百姓的一两银子,将当着百姓的面砍下一个手指头,若贪墨十两银子,则把两个手也砍了。”

小黄头不好意思道:“大人,黄某多虑了,不知大人计从何来。”

“养济院虽是收容孤寡之人,但江陵的养济院若像均州的一般,一些不是孤寡的老人也愿意来的吧?”张贵问道。

“这个,可不一定。”黄纪云摇头道:“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再说家有老人而不孝,哪里是大宋百姓能做出来的事。”

张贵这才想到,原来这个年代的养老院可真不容易,自古以来,孝顺是汉族最优良的传承,把家里的老人送到养老院,恐怕也只有后世才做得到。

不过既然走到了这里,只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无论如何都要先把养老院修建起来再说,灵犀一动,道:“养济院可分上养济院,下养济院,下养济院对孤寡免费入住,但上养济院则需要交纳一定费用。”

“交钱谁愿意?还有谁敢冒着不孝的名义把家里的老人送到养济院?”小黄头还是不肯松口。

张贵狠下心来,道:“今日所谈之事,就是希望你小黄头挂一个头衔,下养济院所有费用也有官府所出,届时上养济院若有盈余,则官府一份,你一份,若要亏本,所亏的钱都有官府去弥补。”

“这个?”小黄头实在看不出养济院还能赚钱,正委婉的想拒绝。

“黄总,张某丑话说了,这事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老子找上门来时就已经敲定是你了。”张贵全所未有的坚定:“三年,三年之后上养济院若还是不能赚钱,老子就放你出来。”

小黄头听到这里,心软了,张贵也不容易啊,这些年来硬是把均州、房州两个小地方搞好,他若是还有其他办法,也不会是这种态度,又想到平素张贵对自己的好,现在酒馆里几个最主要的菜式还是他老人家自创出来。

小黄头想到这里,越发惭愧,拱手作揖道:“大人所托,黄某必将誓死效劳。”

第四章 江陵纪事(4)

张贵又和黄纪云商量了一会,提出了一些在黄纪云看起来是高深莫测但张贵看来普通的在后世长见的理论指导工作。最后拍了拍黄纪云的肩膀,如负重担道:“黄总,养济院以后就靠你的了。”

黄纪云还有什么话说呢?只好拍胸口以示效忠,表达了他敢于拼搏,敢于为政府减轻负担的想法,背后的张娘子却早已笑得花枝招展,不知道是笑黄纪云,还是笑话张贵,反正就没什么好表示。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已到了日落时分,三人信步来到一家酒楼,在小二的热烈欢迎之下上了二楼,倚楼而望,建筑层层叠叠,大江卧龙而过,又有太湖一望无垠,四周皆是平地,丰收便在眼前。

“大人,这荆湖地区还真是,真是……”郭平不由感叹,但无奈文化浅薄,说不出一个一二。

“鱼米之乡。”张贵喃喃说道:“稻米香、鱼儿肥,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江陵、荆州,这是一个风流的地方,这是一个让人沉醉的地方,这是一个充满了历史的地方,这是一个充满了智睿的地方。

“若是在西门之处开一条带河,把西北郊天心堰的泉水引入城内,蜿蜒流到北门左侧的豆眼头,注入竹皮河,哦,也就是金虾河。这样一来,整个江陵就活起来了。”张贵忍不住赞叹。

身边的张娘子忍不住笑了笑,嗔怒道:“想不到你矮张仪表不斯文,看起来三大五粗的,连地理风水也懂?”

古代的风水师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