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收编林胡降卒,经过初步了解下来,赵括得知,降卒们多为部族中的奴隶。奴隶,在林胡部族的大小首领眼中看来,他们不过是会说话的牲口而已。至于那什么爵位,对以前的他们而言,那根本是不切实际的奢望。此时如此慷慨,如此巨大的利诱近在眼前,赵括不相信他们不效死以逐利。
“然,人性本恶。军纪如山,刑杀阻赫,乃遏制人性之恶之利器也!”大将军赵括冷肃的目光,在四位心腹爱将脸上扫来扫去,一句人性本恶的剖析,说得毫无感**彩、冷冰冰至极。
千夫长陈不群等四人,被赵括冷冰冰的目光,扫得心头陡寒。似乎只是这一眼,大将军赵括已经将天下芸芸众生全都看透了一般。四人纷纷收敛了锋芒,不敢和赵括对视。
赵括缓缓地捋着长发,看着四位心腹爱将的反应,心想:这胡萝卜已经有了,接下来要谈谈本大将军大棒政策了,有了大棒,那胡萝卜岂不是更香。
胡萝卜加大棒,这两千多年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经验,被赵括活灵活现地搬到了战国之世。大将军赵括谋划着:以拖除隶籍、爵位封赏的胡萝卜利诱林胡降卒,以军纪刑罚震慑胆敢叛变作乱者,二者相辅相成,以促使林胡降卒归化。
“军纪刑罚,乃非常之举。林胡非我族类,虽有利诱在前,日久难保不生异心,严刑峻法在前,欲图作乱者,也要好好地掂量一番了。”沉稳有度的千夫长申阳,重重地点着头,将大将军赵括化胡入赵的第二策,简洁地总结了一番。
劲步营千夫长申阳,平日里为人木衲,只有在严格的训练、血腥的拼杀中才能看到他神勇乍现的一刻。统领五千劲步营的他,对军纪刑杀之威、之效,体会甚深,赵括的大棒政策一出,申阳第一个应和。
“我大赵,不同于其他中原诸侯,除华夏族外,尚有林胡、白狄、东胡等部族,日后那匈奴部族也将陆续归顺,化胡入赵,干系重大。以刑杀止叛乱,此为化胡入赵之第二策。”大将军赵括朗声言道。
“大将军英明,有此二策,以利诱之,以刑止乱,料想那些林胡降卒,岂敢不诚心归顺我大赵乎?”在千夫长苗邦、陈不群、申阳和吕不韦齐齐拱手,朗声答话。在他们看来,大将军赵括这相辅相成的化胡入赵两策,已是足够。
“呵呵——”大将军赵括捋着长发,淡然地一笑,心想本将军这两策,不过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而已。胡萝卜加大棒,想那两千多年后,已经经过了不知多少管理大师的论证,其效果自然指日可待。
不过,大将军赵括明白,再好的策略若要有效的实施,还是需要严密的组织来保证,更需要得力的人才来推行。稍稍思索后,大将军赵括又开口言道:“诸位,化胡入赵之策,御林军千夫长、百夫长、什长,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日后,若有林胡降卒再作乱,尔等将难逃株连。”
说道此处,大将军赵括目光一寒,冷冷地注视着千夫长陈不群等四位心腹爱将。“株连”之策,大将军赵括将这最狠的一招道了出来。林胡降卒一人作乱,千夫长、百夫长、什长尽受株连端的厉害。
想当年商鞅变法,最为狠毒的一招就是“连坐”,不过大将军赵括的“株连”,与之大有不同,已经做了进一步的演化。辨其真意,乃是两千多年后盛行的“一把手负责制”。
为了真正实现化胡入赵,为了胡萝卜加大棒策略的真正有效实施,赵括决定以“株连”之策,将御林军中的骨干——千夫长、百夫长、什长都调动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尽用手头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赵括嘴角微微上翘,lou出了一丝冷笑,静静地看着四位心腹爱将的神色。只见千夫长陈不群,凛然不惧地迎着赵括的目光,眼神中满是果决的杀伐决断;千夫长苗邦望着脚下的大地,眼神中满是敬服的震撼;千夫长申阳,则略略沉吟着,沉沉思考着大将军赵括的“株连”之策。
待看到面色凝重的吕不韦,大将军赵括又补充说道:“不韦呀,垦荒河套的百姓人数日众,且这河套本为林胡旧地。不韦责任重大,这‘株连’之策更应坚决执行。”
“诺!”吕不韦闻言,沉声应诺,随后慷慨激昂地言道,“大将军放心,垦荒河套虽千难万险,但不韦当殚精竭虑,不负大将军所托。”
“彩!”大将军赵括昂声称赞,“不韦虽为出身商贾之家,但这份慷慨豪情,犹胜百战之将,有不韦在此,垦荒河套、归化林胡降卒,本大将军就放心了!”
呼——西坂高坡上,一股裹挟着寒意的北风吹过,将大将军赵括那披肩长发吹得迎风飞舞。
大将军赵括对面,千夫长陈不群等四位心腹爱将,“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昂声应道:“谨遵大将军之命,推行化胡入赵之策,我等愿为大将军效死!”
“彩!呵呵——这才是本将军的爱将应有的风采!”赵括爽朗地笑着,接连拍着四位心腹爱将的肩膀,心下大为快慰。
如血的夕阳,将三人朦胧的影子拉得老长,慷慨谈笑间,大将军赵括已将化胡入赵三策,庄重地做了铺排。更关键的是,大将军赵括寥寥数语,将四位心腹爱将的心思,牢牢地统一了起来。
日后,赵国事实如山的历史证明,大将军赵括的化胡入赵三策,收到了奇效。此三策施行后,归降赵国的游牧部族,叛乱者寥寥无几,赵括的国力,特别是军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百余年后,一位名垂青史的华夏国史官,亲临云中凭吊,对华夏帝国太祖赵括的化胡入赵三策感慨不已。面对着茫茫西坂,这位史官郑重地在随身书简上写道:“太祖化胡入赵三策一出,历经数年之演化,游牧部族纷纷归降,先大赵国力与日俱增。此诚为太祖一统华夏之奇策也!”
第一百八十五章 美人计乎?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大将军赵括轻轻地摇着酒爵,深情地吟着这酒中千古名句,在美酒淡淡的馨香中,他似乎渐渐地琢磨到一些诗中清新淡雅的意境。几口美酒呡下,忙碌了数日的赵括,身心徐徐伸展、放松下来。
转眼间,大将军赵括已在云中郡城外呆了数日的时间,八千林胡降卒各有归属,收编林胡降卒的军务已经告一段落,那化胡入赵的三策也在循序渐进的施行中,其成效指日可待。
此间的事情处理完毕,明日,大将军赵括就准备率领御林军拔寨起程、返回邯郸了。
今夜,大将军赵括婉言谢绝了云中郡守廉柱的送行酒邀请,独自一人在暖暖的中军帐中小酌,享受着这难得的安宁和惬意。这一开春,大将军赵括就杀到这云中边城,忙个不停,如此静静地享受独处的日子,实在是少得可怜。
中军帐中虽无红泥小火炉,但这份静静品酒的乐趣,依然令人沉醉,只见赵括端起酒爵,又浅浅地抿了一口,随后咂着嘴品味着淡淡的酒香,舒坦地呼了一口气。
就在大将军赵括刚刚放下酒爵之时,只听帐门外响起一个黄莺出谷般清脆的女声:“大将军好雅兴,小女子冒昧搅扰了。”
那话音未落,只见xian开的帐帘下,步入一个曼妙的身影,婷婷袅袅,如一朵洁白的云朵向赵括飘来。来人正是吕不韦的姐姐、当年剿灭白狄马贼时被大将军赵括救下的吕媚娘。
小酒微醺的赵括抬眼望着帐门前的吕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