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穿越1640 > 第241部分

第241部分(1 / 2)

>

国家医保制度的普及工作正在推行之中,黄福预计国庆后首次在首都曼城实行医保制度,从国庆长假之后,各企业必须为其招募一年以上的职工购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这两种基本保险。

至于什么失业险,黄福觉得没有必要,一来是政府需要承担相当大一部分钱,二是这个时候澳洲国内失业率几乎到零。根本不用担心会失业问题。

医疗保险是国家推行的一项基本国民待遇,每个人都必须参保,具体的投保制度完全参考了穿越前国家实行的制度。

社区没有工作人员可参加社区代收的医疗保险,为了让大家知道医保制度的好处,卫生局特别在广场上摆了桌子给市民讲解。

这医保制度就是以后看病你不需要花什么钱了,基本上有大部分由国家给你支持,自己只需要付费一小部分即可。

卫生局的工作人员这么一解释,很多人就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了,毕竟医保还是有些接触的,那是官老爷们才能享受特权。现在居然告诉自己也能享受了,很多人都是有些错愕,认为自己听错了,不可能吧,难道这就是国朝政府提出的提高国民福利待遇。

黄福当初上台的时候主打两张牌,一张是经济速增一倍以上,这个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不得不说他也是借助了部分当前的形式,但是在发展经济上人家还是很有一套的。如果是周爱国政府继续连任的话,估计不会有现在这种结果。

保守的周爱国政府,主要以稳中平稳持续发展为主,经济上想要有所突破必然是没有的。而且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保守派对于扩张一直是存在意见的,所以他们对外扩张是非常反对的。

这和黄福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福是主张扩张的政府。扩张殖民地扩张新的市场,这些都是拉动经济的主要手段,而保守派做的最多的就是提高国内市场购买力。

从理论上来讲扩大内在消费是一件好事。国内的市场同样重要,但澳洲本土的购买力有限,人口就摆在那里,工业要继续扩大生产就必须不断的像外倾销,而且很大程度上还要继续扩张新的市场才能达到经济增长。

黄福的确是做到了,只是用了半年时间就成功的让国内的企业连轴转动了起来,工人收入增加了,所带来的消费能力也同样在加大,对于当初保守担心的扩张太快会带来工业生产过剩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显现出来。

除去必要的政府开支和军费开支,剩余的一部分黄福准备拿出了分批次兑现国民的承诺,医疗保险制度就是对国民承诺的福利之一。

以前看病就医,市民必须自己买单,现在首都市民只需要拿着医保卡到医院就诊就可以直接划拨出属于医保一块的费用,这还是相当方便的。

医保制度的推行对于首都市民来说是这个国庆最大的礼物,所以国庆节期间,市民们的热情程度比其他城市市民格外高,当然政府也像国内其他城市的市民做出了保证,医保制度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政策会一直推行下去,并且让大家放心,分批推动是因为目前政府的财政不足,不足以在全国推行。

当然也有其他城市建设较晚,移民的年限没有到制定年限有很大的关系,老百姓对于澳洲政府的公信力还是挺信任的,毕竟一直以来,澳洲政府提出的各项政策都是做到的。

通过这一次首都市民优先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很多市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越是发达的城镇和后建设的城镇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政府拟定明年推行的城市之中就有攀枝花和圣诞岛市区,而同样作为市区级别的堪培拉却是排在了计划之中。

计划和推行是两个概念,推行都还有可能取消,就更别说计划了,计划是不一定实现的,所以市民惊讶的发现,做首都市民的好处原来这么多,这让很多移民到其他城市的移民后悔不已。

如果以后按照这种制度实行的话,也就意味着政府所有推行的政策都会最先在首都和大城市实行,至于偏远小镇最后只能在最后享受到政策。

当然随着制度的完善实行,这种差距也是会越来越小的,毕竟目前政府的开支的确过大,又要提前加入到大明战争事务中去,所以只能是一个城市城市的推行,而且从目前的考虑来说,也是在是推行阶段,目的是通过在首都的推行寻找出还有哪些不规范存在的漏洞,避免在其他城市出现。

(未完待续。)

第630章发行纸币

货币制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方便,从而结束了以物换物的麻烦,通过货币人们在也不用以货物来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

澳洲推行的货币制度一直以来是以银本位的制度,这是考虑到这个时期的各国货币基本上以银子为流通物,

从明朝中叶开始,大量的银子就通过货船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从而让一个缺银国成为富裕的银子国,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到英国人敲开中国的大门时才会结束。

所以这一时期澳洲商人与大明商人进行货物支付的货币大多数以银子为主,银子虽然是个好东西,但随着贸易顺差,大量的银子流入了澳洲这也是一个大麻烦。

如何解决货币问题被提交上了日程,大明是有宝钞的,只是宝钞那个东西就连大明人自己都不用,而且考虑到目前印刷技术完全没有后世高,所以很多人一直是反对使用纸币的,毕竟纸币造假的难度太低了。

但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加,每次卖完货物都会带大量的银子装船回国已经成为了很多商人伤脑的问题,这些银子一旦进入港口,按照进出口的贸易制度规定,携带的先进出入境都有严格的限制,一旦超过了,不但要被调查而且还增收一部分税收。

所以大多数人能够把钱存在海外的尽量不带回来,但是银行为了货币的流通性还是必须把一些银子运回本土处理。

各国使用的银子大小不一,而且重量也不相同,为了方便大家日后使用,澳洲制笔厂特别弄出了一大批一两到一百两的银锭出来,就是为了让大家使用方便。

不过在怎么方便,还是没有纸币来的方便,纸币轻巧,放在口袋里一点也不重。银子就不同了,不但占据地方还真重,特别是要买一个什么大物件,那就得背着一大袋子银子上街,有时候不方便还得雇佣一辆小车,最主要的是这么多钱拿在手里也不安全。

虽然澳洲的治安环境一直很好,但毕竟还是让人心里有些担忧,所以没人愿意拿着这么多钱去消费。

为了解决市民消费的问题,纸币应用被提上可日程,由澳洲财政部和曼城银行牵头的为主导的单位。加入了对纸币应用的研究当中,纸币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完全是因为印刷技术上的问题,所以一直被否定了。

如果技术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能很好的应用的,所以要解决技术问题就必须让科工委出头,如何防止假币的出现,以及纸张印花税防水等问题都需要解决。

其实防水是重要的一个单元,要进入水中,印刷在上面的图案和数字不被水化开。这就涉及到了化工方面科学,别看一张小小的纸币,它所包含的技术绝对是可以让人吃惊的。

防水并不是说完全的一直浸泡在水中没事,而是在一定时间内泡在水里没事。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可想而知,穿越众了的人才不一,并没有完全系统的人才,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依靠大家的努力回忆拼凑出来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