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穿越1640 > 第16部分

第16部分(2 / 2)

“这些天基地内一直流传私有化经济改革的传言,私底下我也收到了不少人的问话,今天咱们大伙坐在一起就好好讨论讨论,我知道你们中间已经分成了两派,并且在元旦年后这些天里都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和探讨。”

周爱国环视着众人笑道:“这些都没有什么不过讨论归讨论,我希望大家不要有商和气。”

“恩,周老,是不是私有制改革势在必行,执委会已经做出决定不能改变,那么作为公有制股份的厂矿我们又怎么分配,是否改革之后会出现贫富差距拉大。吴应元代表了公有制集体首先问话,贫富差距拉大这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

他们内心反对改革主要的担心就是怕自己的那部分股份会被稀释,最后完全被私人吞并。不过这也只是他们过于担心不懂得公司的缘故,如果法律健全这种事是很难发生的。

“小吴的问题我先回答一下,首先私有制改革进行是肯定,但是不会一步到位进行,会采取足部缓慢的放开,对于一些不是支柱性的国家命脉产业,未来都会放开由私人经营,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完全的公有制制度是不适合未来发展的,相信小吴对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有印象的吧。”

对于计划经济吴应元当然有印象,可能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相对比较模糊,但是对于四十岁左右的人,那是绝对有所感慨,他们正是从计划经走向市场经济的那批年轻人。

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企业都是公有制和集体制,就是大家都吃国家饭也叫大锅饭时代,居民为了购买所需物资都采用各种印票制规定购买数量,有时候家里人口比较多的过年时想多买几尺步给孩子做新衣还需要求人。

这种生活虽然大部分年轻人没有经历过,但是都或多或少听家里长辈讲过。显然有能力不过这种生活,却要强制去过这种生活那是绝对不同意的,也是违背大部分人意愿的。

接着周爱国又拿香格里拉大饭店做比喻:“你们是喜欢以前的公有制食堂还是现在的食堂多一点,如果改回由执委会经营你们同意吗?”

“当然不同意啊,”公有派正营的一名小伙子马上反对。

这其中的好处大家都可以看到,以前公有制时候,食堂采取一天三餐供应过了时间就概不提供餐饮服务,自从承包给黄福经营后,一天24小时经营制,饭菜也变成了更加可口花样更多,虽然价钱上有变化,但是大伙还是喜欢现在的多一点,以前你就想多花钱吃点好吃的都吃不上。

“私有制改革也不是说完全就要把大家的公有制股份给稀释或者最终吃掉,我们把某些产业进行评估报价然后承包给相关的专业人员经营,我们在向他收取经营所得税,税收可以用来修路和各种公共建设,这等于是由一部分人承担了大部分的资金,如果是现在这样,我们外贸不管挣的多少钱,曼城需要建设需修建的各种公共设施都是由大伙平摊,最终多出来的钱才会分发到个人手里。

周爱国再次简而意简的解释让一部分人开始有了动摇,心想凭什么自己的钱要拿来修路什么的,这些本来就是政府该做的事。

“其实改革对于大伙来说也没有坏处,当部分产业的股份进行评估计算,你们仍然可以选择是投资到承包人所在的企业里,还是折现投资到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当然企业根据经营状况,投资人所获得利润也会不一样,贫富差距是自然会存在,任何时代都是弱肉强食的,不努力就会被淘汰,就像是我们不努力一样会这个时代所淘汰一样。”

胡西静的话也算是给一些人提了醒,不要打着反对私有制改革的旗号掩饰自己想不劳而获吃大锅饭,这在一开始就是不被众人所接受的,你没有经营才华和技术不要紧,我们可以让你的资金投入进来成为股东一起挣钱,但是你如果想靠着吃大锅饭让多出力的人也和你过一样的生活,凭什么啊。

第40章技术学校

全体大会开的还算圆满,无论是公有和私有派在这次会议上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从总得来说曼城基地的公改私只是进行了一小步,除了同意几项产业承包给私人经营之外,其余部分产业经营权还是掌握在集体手里,不过随后会陆续放开,也算是给公有派的一个时间适应,相信不久之后,只要是看到私有派挣钱了,他们也会心动,就是执委会不提他们自己也会提出来改革。

对于几位委员的工作态度和能力的投票评选也基本上完成,其中任大姐的得票最高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也和她平时的热心肠是分不开的,在其后就是周老。

空出的两名委员名额也经过大家的投票选了出来,其中一名是工业部部长林有德,作为曼城基地工业总工程师,他就像一个万精油什么都懂点总是会给大家来意想不到的奇迹,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大家对他信任有加,希望他进入执委会后能够更好的为这个集体做贡献。

另一名候选人是接近六十岁的老法官,许国山,这老爷子虽然第一次没有被推选为委员,但是在曼城基地最初的改革大锅饭式里,在到近的公改私,和军不干政都有他的身影存在,绝对是一位值得信赖为集体考虑的人,他当选后的主要工作将放在法律这一块,除了制定曼城的宪法外还会根据实情制定出的新的法规。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也都意识到一件最为关键的性的事情,那就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这一块一直做得不算太好,如果未来需要大发展曼城就必须拥有更多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会议结束之后整个基地内各厂矿又恢复到了如火如荼正常生产状态下。

随着执委会提出的专业人才培养重要指示之后,作为主要负责执行人赵世杰,在上班的第一天就分别找到了那些文青男女;他们穿越前的身份都是师范大学的定向培养生,原本是打算来次毕业旅行的,可是没想到就穿越了。

穿越后的这些男女与船上的几名中小学教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群体,他们不像其他人一样能够靠自己的技术在执委会下属的工厂取得一官半职。除了安澜这个异类之外大多人都只能充当着文秘的工作或者是跑腿的活。

“赵委员,您找我们什么事,是不是执委会对于曼城大剧院的审核要通过了。”

早在年前这些文青男女们就不只一次上交申请建立一座曼城大剧院的申请书,希望通过一些文娱类节目来解决大家日常工作的辛劳,但是一直都被压着没有通过,其原因除了需要的经费之外,还有相应的建筑材料都必须像重点项目优先的原因在里面。

“不,不,大伙都先坐,今天找你们来的确是有事,首先我要代表执委会感谢众位在这半年时间里兢兢业业为曼城基地做出的贡献,没有你们的夜校补习班和语言班各小组和厂矿的工作也不能进行的如此之快,在一定程度上因为你们让移民们学会普通话使得在沟通上更加方便,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

“赵委员客气了,这都是我们该做的,我们这些教师出生的除了会干这个也干不了其他的。”其中一名叫夏启东的中年男性教师代表着众人表示谦虚的回道。

他算是这群人里名义上的头,为人比较热心公正,多次为这个群体像执委会争取权益,想当初有人提议说他们这些出力较少就不该分配同样的股份时,是他之身一人和人周旋辩解最终使得大伙的股份没有被剥夺。

“呵呵,好了,我们也不要互相恭维和谦虚了,还是说正事吧。”

“元旦假期广场那个活动弄的不错,连周老都看了,说你们办的不错,既娱乐了大家又起到像移民传播我们的文化思想作用,这个以后还可以继续搞。”

“真的吗?赵委员,周老他们真的说好。”作为主要承办人的李婷很是激动,对于周老的肯定很是开心,小姑娘一脸激动的望着赵世杰希望对方不是开玩笑。

“哈哈,当然。周老对此还特别做了指示,文娱建设工作同样重要,希望小李同志再接再厉,以后曼城基地的娱乐建设工作还需要你多出谋划策。”因为知道李婷是艺术专业的,所以赵世杰才这么说道。

“那么说我们的曼城大剧院得到审核通过了吧。”另一名男生兴奋的问道。

“恩,准确的说没有通过,不过执委会决定成立文教部,专门负责移民的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娱乐等工作。”

“太好了。”

“赵委员我早就说过教育的重要性,具体成立的时间在什么时候,还有文教部的主要职责范围在哪些方便,这些有没有文件。”带着眼镜的青年中学教师一脸兴奋,可见其对于教育事业的热心程度超过了一切。

“夏哥,你先别急,听我说完,文教部的主要职责除了管理日常文化精神文明还担负着筹办两所学校的任务,经过统计目前基地内适龄学童大概有30多人,这些都是**岁到十六岁以下的孩子,老这么成天瞎跑瞎闹下去不是个事。”

“对,早就该这么做了,这些孩子可是我们的未来,必须要让他们接受系统化的教育。”

“恩,除此之外呢,咱们移民里识字的不多,在加上大明用的是繁体字,就是少有几个识字的也基本是靠猜蒙来识别,所以执委会打算建立一所技术学校,文化课由你们这些老师来上,技术实践课由各厂矿的技工和工程师们亲自教学。”

“这个好,不但提高了移民的文化程度还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学校办起来以后还可以培养新的移民技术工。”

赵世杰将经过执委会成立文教部组建两所学校的任务交代后,随后便拿出了一份任命书和相关的文件,根据大伙的一致推荐和考虑到夏启东在教师群体里的威信,被任命为文教部部长一职。

文教部的主要职责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负责组织集体性的娱乐活动,总得来说它的职责有点像是后世国内的广电总局和教育部的结合体。

第41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