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士 > > 创业细节全书 > 第12部分

第12部分(2 / 2)

最绝的是,他从美国进口了最流行的样式,并且进行了巧妙的宣传:“本店有世界最风行的新款女士内衣,包您穿了青春靓丽。”没过多久,埃默德商店有世界上最流行的内衣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女性真的如风一般的赶来,争相购买。人们不解,纷纷求教其中奥妙,埃默德大笑:“其实,我只是让这些内衣更加性感而已!”

埃默德的商店成了女性常来光顾的地方,不久,其分销点就已经达到100多家,狠狠地赚了女人一大笔钱。

案例分析本案例告诉你的是,只要抓住顾客的消费心理,选择他们喜欢的商品来经营,并且尽量让自己的商品在同类商品中显得与众不同,就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赚更多的钱。但你首先要确定哪些顾客更容易掏出钱来。通常来说,有钱人和女人的钱最好赚。比如,精明的犹太人就很懂得赚钱的方法和原则,他们知道财富大多掌握在有钱人的手中,要想赚钱就要想方设法赚有钱人的钱,这样才能赚大钱。

总之,赚钱要讲究方法,知道大量的财富聚集在什么地方,知道应该把赢利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赚得最多的钱。在销售方面,这是创业者应该掌握的一种方法,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种原则。

●细节47  库存盘点,一丝不苟

如何保证库存数量及时、准确,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从事销售行业的创业者需要用心对待的问题。因为库存的准确性对于企业安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就可能因为库存数量不准,导致企业陷入生产线无料生产、仓库无料可出、销售无料可卖的“三无”境地。而且,由于存货数量较多、收发频繁、计量误差、自然损耗等原因,可能导致库存数量与账面数量不符。

所以,为了保障库存数据的准确性,为了避免账物不符的现象发生,我们需要进行库存盘点,查明原因并调整账面数,使账物相符。企业定时对库存进行盘点是必需的,一般企业,可能半年盘点一次,也可能一年盘点一次。但是,无论盘点频率是多少,这项大工作都是必不可少。因为,存货盘点是唯一可获得部门正确毛利的办法,盘点质量的好坏对一段时期营运绩效的评估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也是对一定时期内经营绩效的考核,必须保证其准确、真实,任何不真实的因素都会对未来营业决策造成误导。

以往,人工记录的盘点结果很容易出错。有了计算机操作系统之后,这项工作要轻松多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可根据选择的货位,自动生成盘点单和盘点差值报告,完成库存盘点时的调整工作。但即使如此,创业者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必须要一丝不苟地谨慎对待。

【案例】信息化实现对库存实时监控

黄光裕和黄俊钦两兄弟在1987年创办了国美电器,1988年,黄俊钦利用自学的计算机知识给当时仅有的三四家门店编写了一个计算机程序,用于计算机收款,这在当时北京的大市场中都是罕见的。1993年两兄弟分家,黄俊钦创办了新恒基集团,开始以罕见的低调在房地产业急速扩张,国美在黄光裕手里继续在家电连锁领域狂飙突进。早在2000年,国美电器的决策层就开始有了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想法,当时采用的是一个普通的财务软件。但随着国美电器迅速扩张,这个仅能满足一般百货公司需要的系统软件,很快便显得“力不从心”。

盘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时的国美在全国已经有了100多家分店,每次盘点库存,都要从总部打电话到分部,分部再打到门店,每个店人工汇总数据后再向总部上报。尽管费时费力,但这个程序还是要一丝不苟地执行。

作为从百货公司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特殊行业,家电在许多方面与百货公司的经营相差甚远。在销售方式上,百货公司采用的一般是见货销售和网络销售,而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则更为灵活,除了百货公司的销售方式之外,还有订金销售、欠款销售、预订销售和电话销售;在提货方式上,百货公司只有柜台提货一种,而家电零售连锁企业还可以是内仓、外仓、供应商仓库、厂家仓库提货,客户自提或公司送货上门;在销售过程中,百货公司必须是开票、结算、发货一次完成,而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则更为复杂,它包括开票、结算、发货、物流、售后服务分步完成,每步都会产生对应的账务,这些体现为单据流、资金流、物流和服务流。这些都需要清晰明确地显示出来。

虽然这些流程很烦琐,但毫无疑问每一步都要做到,这可真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多方选择之后,国美使用了信息化软件供应链系统。国美管理层认为,有钱就要用在刀刃上,使用信息化的软件系统,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优化了集团-分公司-门店之间的工作流程、业务流程、物流流程、服务流程,以及核算体系和单据流转环节;从直接运用效果来讲,理顺并提高了从销售开单、提货、配送、安装、维修,到进货、结算的速度和效率。国美现在是每周一次小盘点,每月一次大盘点,数据盘点和实物盘点必须对上。在这种一丝不苟的盘点系统下,管理层对库存的了解基本上可以说是实时的监控。

案例分析对于一家大型连锁机构来说,对每家门店的库存数量有清晰的概念非常重要。看到某款商品滞销了,可以考虑是否撤柜;看到某样商品热卖了,可以考虑补货。不同的商品存量都有一个标准,当某种货物的存量低于一定的百分比,就应该立即补货。这些对于经营小企业的创业者来说也同样适用。不管你是做生产还是销售,最好能够对自己的商品情况做到实时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实时调整。

●细节48  谁在对你虎视眈眈

这是一个竞争的年代,现在已经难以找到一个不存在竞争的领域了。有竞争就意味着自己有被对手打败出局的危险,一旦你的脚步慢下来别人就会超越你,你就会处于劣势,等发现了这种劣势再去补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在创业的一开始,创业者就要清楚将会有哪些对手会对你虎视眈眈,你该怎样应对。

比如,对一个做零售的创业者来说,充足的货源就是销售得以保证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企划、再好的先机,卖了没多久就缺货,是最让顾客失望的事情,特别是重点宣传的商品,搞不好还落得欺骗顾客的下场。尤其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在自己准备商品的同时,别忘了还有一大群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地在后面紧盯,一不小心,忽略了厂商,转眼之间好货都到别人家里去了。这时候,还做什么销售啊,顾客都跑光了。

所以,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对虎视眈眈的对手,企业能否快速反应已成为决定成败乃至生死存亡的一个关键因素。想要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瞅准对手薄弱环节的基础上,要让自己做得更出色才行。让自己凸显出与对手的差异,形成鲜明的对比及竞争实力,你的企业才算取得部分胜利。

当然,看到别人正在对你虎视眈眈也有正面作用的,因为对方可以逼你进步,在和对方的竞争中,你和你的企业可以成长得更好更快。

【案例】把对手当“磨刀石”

周鸿祎是程序员出身,当他想要创办3721时,刚开始就面临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当时在美国有我们一个非常大的竞争对手,它得到了微软的支持,这家公司叫realname;当时我们在国内也有一家某机构竞争对手,它经常自命为政府。”周鸿祎回忆说,“当时由我聘请来的CEO就跟我说,你如果不跟这个国外公司合作,你就死定了;然后过两天,他又跟我说,你如果不跟这个政府机构合作,你也死定了。我说如果我反正都是要死的话,那就让我现在死好了。后来CEO离开了公司,幸亏他离开公司,因为后来我这两家竞争对手联合起来,我想我这个CEO要是留在公司,他可能就会吓死了。但是实际上我倒觉得竞争对手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有了竞争对手我特别高兴,这也就是说终于有人认同我的理念了,终于有人跟我做一样的事情了。我觉得竞争对手就像磨刀石一样,它可以把我磨得非常锋利,然后我就手起一刀,把竞争对手给砍掉了。”

?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