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第二十章:天究堂“以此,我宣誓,忠于帮派,忠于道义,忠于同袍。
若违此誓,三刀六洞。
”庄严地宣誓之后,我和身旁的两个十六七岁样子的年轻人便“生是龙头人,死是龙头鬼”了。
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在真正进入龙头帮的上层阶级之前忠诚这种东西主要是表面功夫要做到位。
就算是龙头帮的高层里也有客卿这个位置来留住那些比较闲云野鹤的角色。
当然,我身旁叽叽喳喳的这个女孩儿肯定是把那又长又臭的宣言深深烙入心中的。
“韩大哥,石头,从此之后我们就同是龙头帮的一家人了!请多多指教!”这个容貌清秀的妹子叫叶洛秋,据我观察是跟我一样上面有人被塞进天究堂来的。
不过她热情大方,又是个自来熟的性格,倒是挺惹人喜欢的。
她旁边一个明显同样激动却努力掩饰的文质彬彬的少年叫高岩。
这个小伙子倒是比较厉害,年方十六便考中了秀才,属于龙头帮本土培养的苗子。
像我们三个人刚刚完成的入帮仪式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享受到的。
事实上,龙头帮绝大部分的下层成员都是外围成员,不是正式帮派弟兄。
只有过了考察期才能真正加入龙头帮的众多堂口之一。
饶是如此,龙头帮的正式成员也有数万之巨。
为了凑足我们三个直接越过这种针对没有背景,没有特别显眼的能力的考察的人,我已在天究堂等了一周。
天究堂主要是负责财务的堂口,不过因为财务乃是一切组织的重中之重,牵扯到整个帮派的命脉,天究堂和负责内部纠察的天平堂与负责商贾活动的天富堂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而我被交付的工作也相当简单:当会计。
过去一周在等待叶洛秋的到来时,我和高岩都被安排到最基本也是最枯燥的财务工作:核对账本,也就是现代会计的内审部门里最底层的苦哈哈们干的活。
这一周我们都被天究堂的前辈教导基础。
对于有现代数学加上大学统计学打底的我,这工作除了实在枯燥之外,最大的障碍是韩二不识字,所以我看这些没有现代标点符号的账本看得头痛。
不过龙头帮的这记账方法还停留在单式簿记上,刚好我还记得一些复式簿记的基本原理,倒是可以运用我作为穿越者的知识来开挂了。
高岩则有点挣扎。
虽然燕朝科举设有明算,明法之类的科目,但是重中之重还是时政文章,外加一点八股文和诗赋文采。
一辈子没有系统学过数学的小高一开始自矜是秀才,也乐得帮助我解读很多记录里比较生僻晦涩的字语。
但是一周后,我终于摸熟了龙头帮的记账术语,效率便跟骑了马似的把高岩远远地抛下了。
高岩见识到了我从完全生手到熟稔得跟干了好几年的账房先生一样的转变之后,大为敬佩,迅速拉下脸来“韩大哥韩大哥”地唤上了。
还好燕朝的文字本身是楷书,我读起来倒也不别扭,只是需要适应燕朝的行文习惯。
这么多相似的文化倒是让我好奇这个位面和地球位面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一周后,天究堂人字号十一室。
这是一间比较狭小的库房,两边的书架上堆满了一卷又一卷的账本和交易记录。
早早便完成今天的两倍工作份额的我悠闲地喝着一杯绿茶,双脚放在老爷椅上,时不时地往自己准备贡献给帮派的“韩式记账法1.0”添上几笔。
我的目标是先出复式记账,然后再整合一份借贷记账法,最后趁着其他人还没熟悉掌握它只前再搞出几版“韩式记账法3.0,4.0”,把自己记得的知识完全抛售,以此换几部高质量的秘籍。
如果效果够好的话,我还能成为这更为复杂的记账方法的解释权拥有者,至少有主导性的地位。
嘿嘿嘿,那样的话地位想不高都不行了。
说不定还能从会计这部分推动燕朝的财务改革从而轻松留下位面印记,那样就太完美了。
先进的生产力果然是一切的答案啊。
三天前过来审查进度的财务管事已经被我惊人的效率大大震撼,月薪从基础的二两银子跳到五两银子,同时负责领导十一室的高岩和叶洛秋。
等我的韩式记账法1.0出世之后,岂不是可以直接升到中级管事的位置了?“韩室长,这里我有点不明白,你能帮我看一看吗?”叶落秋腼腆地站在我身旁,握着一卷账本。
叶洛秋基础比高岩还差,属于完完全全的”偏科“人才,武功不俗,文采过人,但是完全没有接触过这种冗长枯燥的数字计算,细节核对。
让我怀疑天满堂的人力资源部到底在干什么,连这种零基础的人都能放进天究堂来。
哦,对了,关系
还不如我地球上训练的内容效率高,但考虑到位面法则的不同,我还是老老实实
地练龙拳为主。
龙头吐纳法则是令我非常感兴趣,培养出真正的“气感”可以说
是零的突破,所以我每天都会抽出雷打不动的两个小时来吐纳。
可能是因为思绪太多太杂,很难真正地静下心来,我用了足足两个星期才找
到一点入定的感觉,然后又是一个多星期培育气感。
没办法,聪明人就是心思多,
“不想”比“想”难多了。
在我成功地教导一点数理化基础都没有的叶洛秋算数入门之后,才终于感受
到了气感。
一开始我还以为又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在几天之后它壮大了一点,我
又跟叶洛秋求教之后,才确认这股暖洋洋的气流确实是我梦寐以求的东西。
高岩这小子虽然基础比较薄弱,但最基本的数学功底还是有一些的。
而且他
也头脑灵活,三个星期的针对性教导下来已经能轻松对待目前阶段的所有核算工
作,目前已经对我的韩式记账法有所理解,开始应用起来了。
叶洛秋也给我一个
小惊喜,虽然基础近零,但是接受能力颇强,也能举一反三。
对于她的要求我也
稍有不同,只要能掌握财务,会计方面的算数,能够比较顺滑地理解复式簿记就
行。
这天,负责每月审查的天究堂张管事又来了,而我早已做好准备,微笑地在